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频道 > 综合资讯
促进大学生就业,辅导员的作用在哪里?
综合资讯
光明日报
2021-06-18
分享:

  【一线笔谈】

  转眼又到了毕业季,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909万人,已经成为城镇就业新成长劳动力中的主力军,在持续提升我国劳动力人口质量结构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增加了较大压力。

  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就业既需要国家和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不断创新,为大学生就业工作加装“强引擎”,也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协同一致,共同投入,助力大学生就业工作跑出“加速度”。高校辅导员因其与大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被视为是一支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作用的力量。

  作为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的高校教职人员,相较于其他社会力量而言,辅导员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两种特殊优势——个体优势和职业优势。个体优势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大多毕业不久,与大学生群体年龄相仿,专业相近,高度的同质性增加了两者交流的融洽程度,提高了交流沟通的效率。职业优势主要体现在辅导员近距离接触大学生群体,掌握学生的多种信息,熟悉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在综合考虑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前述两种特殊优势,使得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能起到心理辅导、资源链接和认知矫正等特殊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一,发挥辅导员心理辅导作用。18~25岁年龄的大学生群体属于成年早期,正处于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出现差距,自我观念矛盾亟待调整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大学生个体饱含激情,富于理想,却又受到现实中诸多困境的干扰,极易产生极端想法,出现过分自卑或过分自信的状况。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大学生个体常常会因一次受挫而否定自己,意志消沉无法自拔,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自身状态,从而错失更多的就业机会。针对大学生的上述心理特征,辅导员可以利用心理健康知识和自身成长经历,引导大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地看待自己,从中确立科学合理的就业心态,积极应对就业过程,实现成功就业。

  第二,发挥辅导员资源链接作用。理想的就业状态应该是个人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有效契合,找准定位,优势互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从概率的角度讲,通过一次选择获得适合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小,必然会经历反复的试验过程,不断试错,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可以用函数“理想就业={个人能力,试验机会}”来表示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提升理想就业概率的关键在于清晰界定自我能力和扩大就业试验机会,两者缺一不可。对于第一点而言,辅导员深入大学生生活,能够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情况,是大学生清晰界定自我能力时的重要参考。对于第二点而言,尽管各高校在学生培养方案中都将实习规定为必要课程,但因缺少国家对实习接收单位的硬性规定,实习过程的顺利实现常常需要借助各种其他关系,此时辅导员所拥有的同学资源及其他社会关系便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增加大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第三,发挥辅导员认知矫正作用。按照现行观点,当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50%时,高等教育即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毕业生就业政策与高校扩招政策双重改革的共同推动之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这一转变是一场深刻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其中涉及高考入学、学生培养、就业改革和社会认同等多个方面。但是这种转变最先发生在制度层面,社会成员观念层面的转变还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这也意味着,“精英教育”观念还将在部分社会成员中存续一段时间,受此影响,部分家长和大学生仍然按“精英教育”标准对待就业选择,这无疑如方枘圆凿,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辅导员因毕业不久,熟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样态,又与大学生群体联系密切,心理距离接近,亲其师信其道,通过辅导员的深入解释,必然能够改变部分大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不合理认知,帮助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就业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大学生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凝聚共识,群策群力,而作为与学生接触密切、关系亲近的辅导员更是其中的关键力量。高等院校需要对辅导员工作高度重视并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个体和职业优势,使其能够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领域发挥出更大作用。

  (作者:闫闯,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首页 > 就业频道 > 综合资讯
促进大学生就业,辅导员的作用在哪里?
光明日报
综合资讯
2021-06-18
+关注就业频道
扫描二维码

  【一线笔谈】

  转眼又到了毕业季,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909万人,已经成为城镇就业新成长劳动力中的主力军,在持续提升我国劳动力人口质量结构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增加了较大压力。

  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就业既需要国家和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不断创新,为大学生就业工作加装“强引擎”,也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协同一致,共同投入,助力大学生就业工作跑出“加速度”。高校辅导员因其与大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被视为是一支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作用的力量。

  作为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的高校教职人员,相较于其他社会力量而言,辅导员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两种特殊优势——个体优势和职业优势。个体优势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大多毕业不久,与大学生群体年龄相仿,专业相近,高度的同质性增加了两者交流的融洽程度,提高了交流沟通的效率。职业优势主要体现在辅导员近距离接触大学生群体,掌握学生的多种信息,熟悉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在综合考虑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前述两种特殊优势,使得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能起到心理辅导、资源链接和认知矫正等特殊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一,发挥辅导员心理辅导作用。18~25岁年龄的大学生群体属于成年早期,正处于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出现差距,自我观念矛盾亟待调整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大学生个体饱含激情,富于理想,却又受到现实中诸多困境的干扰,极易产生极端想法,出现过分自卑或过分自信的状况。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大学生个体常常会因一次受挫而否定自己,意志消沉无法自拔,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自身状态,从而错失更多的就业机会。针对大学生的上述心理特征,辅导员可以利用心理健康知识和自身成长经历,引导大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地看待自己,从中确立科学合理的就业心态,积极应对就业过程,实现成功就业。

  第二,发挥辅导员资源链接作用。理想的就业状态应该是个人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有效契合,找准定位,优势互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从概率的角度讲,通过一次选择获得适合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小,必然会经历反复的试验过程,不断试错,才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可以用函数“理想就业={个人能力,试验机会}”来表示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提升理想就业概率的关键在于清晰界定自我能力和扩大就业试验机会,两者缺一不可。对于第一点而言,辅导员深入大学生生活,能够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情况,是大学生清晰界定自我能力时的重要参考。对于第二点而言,尽管各高校在学生培养方案中都将实习规定为必要课程,但因缺少国家对实习接收单位的硬性规定,实习过程的顺利实现常常需要借助各种其他关系,此时辅导员所拥有的同学资源及其他社会关系便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增加大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第三,发挥辅导员认知矫正作用。按照现行观点,当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50%时,高等教育即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毕业生就业政策与高校扩招政策双重改革的共同推动之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这一转变是一场深刻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其中涉及高考入学、学生培养、就业改革和社会认同等多个方面。但是这种转变最先发生在制度层面,社会成员观念层面的转变还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这也意味着,“精英教育”观念还将在部分社会成员中存续一段时间,受此影响,部分家长和大学生仍然按“精英教育”标准对待就业选择,这无疑如方枘圆凿,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辅导员因毕业不久,熟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样态,又与大学生群体联系密切,心理距离接近,亲其师信其道,通过辅导员的深入解释,必然能够改变部分大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不合理认知,帮助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就业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大学生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凝聚共识,群策群力,而作为与学生接触密切、关系亲近的辅导员更是其中的关键力量。高等院校需要对辅导员工作高度重视并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个体和职业优势,使其能够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领域发挥出更大作用。

  (作者:闫闯,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