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频道 > 热点推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的通知(人社厅明电【2021】10号)
热点推荐
就业促进司
2021-09-10
分享: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进一步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实施“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聚焦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关切和期盼,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并举,普遍服务与特别帮扶并行,统筹资源力量,全力开展攻坚,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解决求职中的困难和问题,集中促进就业创业。

  通过实施实名服务,确保有就业意愿的2021届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不断线;通过实施常态化失业管理服务,使有求职意愿的失业青年及时得到针对性就业帮扶;通过实施服务攻坚,力争青年失业水平稳中有降。

  二、行动主题

  暖心助航 就创青春。

  三、行动时间

  2021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四、服务对象

  (一)2021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对象信息通过与教育部门信息交接、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走访等渠道获取。

  (二)35岁以下登记失业青年,对象信息通过线上失业登记服务平台、线下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小程序等渠道获取。

  上述两类服务对象以下统称毕业生。

  五、主要措施

  (一)加密岗位信息提供。点对点推介岗位信息,根据登记毕业生意愿、专业、技能等特点,精准推荐适合的岗位信息。加密线上线下招聘,丰富行业专业、直播带岗等特色招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灵活组织现场招聘,覆盖全省的大型综合招聘至少举办1次,地级以上城市小型专场招聘每周1次。常态化归集发布岗位信息,做好学历、专业等信息筛查,剔除无效信息,提升招聘精准度。

  (二)启动专项职业指导。组织一次职业指导师对口联系社区活动,重点针对慢就业、缓就业毕业生,了解分析原因,分类指导引导。开展一次制造业职业体验活动,筛选一批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实体经济企业,为毕业生提供观摩交流、跟岗学习机会,增强职业认知、感受职业发展。

  (三)集中开展培训见习。高质量开展职业培训,充分调动企业、培训机构优质资源,引导毕业生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创业培训、新职业培训等,增强职业发展能力。密集组织见习对接,发布见习目录清单,动员用人单位增设一批适合毕业生的管理、技术、科研类岗位,拓展实践机会。

  (四)扎实做好困难帮扶。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台账,针对不同困难状况和需求,分类制定帮扶计划,探索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完善精细化帮扶举措,提供必要的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毕业生至少一人就业,一对一帮助一批残疾毕业生就业,支持一批长期失业毕业生融入就业市场。

  (五)加大就业权益保护。加强对企业用工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与招用的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约定试用期,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规范招聘市场秩序,依法查处虚假招聘、“黑职介”等违法行为,及时纠正招聘中的各类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性招聘条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以求职、培训、创业为名义的非法借贷行为。

  (六)强化政策宣传落实。至少开展一次毕业生就业政策集中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将政策清单、补贴标准、申领流程、受理机构等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广而告之。便利政策申请享受,对毕业生就业补贴政策依申请发放,推广运用线上补贴申领平台,对符合条件、提出申请的,及时兑现政策。

  六、工作要求

  各地要把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将抓落实、求实效、解难题贯穿服务全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措施安排,分解落实任务,科学调配力量,确保行动顺利推进。紧扣行动主题组织专题宣传,及时发布行动安排、活动预告和服务成效,推广一批毕业生自强自立、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扩大行动参与度和影响力。行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并填写《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情况汇总表》(从http://www.job.mohrss.gov.cn/wdxz/index.jhtml下载),于2022年1月10日前报我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21年8月20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首页 > 就业频道 > 热点推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的通知(人社厅明电【2021】10号)
就业促进司
热点推荐
2021-09-10
+关注就业频道
扫描二维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进一步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实施“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聚焦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关切和期盼,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并举,普遍服务与特别帮扶并行,统筹资源力量,全力开展攻坚,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解决求职中的困难和问题,集中促进就业创业。

  通过实施实名服务,确保有就业意愿的2021届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不断线;通过实施常态化失业管理服务,使有求职意愿的失业青年及时得到针对性就业帮扶;通过实施服务攻坚,力争青年失业水平稳中有降。

  二、行动主题

  暖心助航 就创青春。

  三、行动时间

  2021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四、服务对象

  (一)2021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对象信息通过与教育部门信息交接、求职登记小程序、基层走访等渠道获取。

  (二)35岁以下登记失业青年,对象信息通过线上失业登记服务平台、线下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小程序等渠道获取。

  上述两类服务对象以下统称毕业生。

  五、主要措施

  (一)加密岗位信息提供。点对点推介岗位信息,根据登记毕业生意愿、专业、技能等特点,精准推荐适合的岗位信息。加密线上线下招聘,丰富行业专业、直播带岗等特色招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灵活组织现场招聘,覆盖全省的大型综合招聘至少举办1次,地级以上城市小型专场招聘每周1次。常态化归集发布岗位信息,做好学历、专业等信息筛查,剔除无效信息,提升招聘精准度。

  (二)启动专项职业指导。组织一次职业指导师对口联系社区活动,重点针对慢就业、缓就业毕业生,了解分析原因,分类指导引导。开展一次制造业职业体验活动,筛选一批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实体经济企业,为毕业生提供观摩交流、跟岗学习机会,增强职业认知、感受职业发展。

  (三)集中开展培训见习。高质量开展职业培训,充分调动企业、培训机构优质资源,引导毕业生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创业培训、新职业培训等,增强职业发展能力。密集组织见习对接,发布见习目录清单,动员用人单位增设一批适合毕业生的管理、技术、科研类岗位,拓展实践机会。

  (四)扎实做好困难帮扶。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台账,针对不同困难状况和需求,分类制定帮扶计划,探索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完善精细化帮扶举措,提供必要的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毕业生至少一人就业,一对一帮助一批残疾毕业生就业,支持一批长期失业毕业生融入就业市场。

  (五)加大就业权益保护。加强对企业用工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与招用的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约定试用期,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规范招聘市场秩序,依法查处虚假招聘、“黑职介”等违法行为,及时纠正招聘中的各类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性招聘条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以求职、培训、创业为名义的非法借贷行为。

  (六)强化政策宣传落实。至少开展一次毕业生就业政策集中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将政策清单、补贴标准、申领流程、受理机构等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广而告之。便利政策申请享受,对毕业生就业补贴政策依申请发放,推广运用线上补贴申领平台,对符合条件、提出申请的,及时兑现政策。

  六、工作要求

  各地要把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将抓落实、求实效、解难题贯穿服务全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措施安排,分解落实任务,科学调配力量,确保行动顺利推进。紧扣行动主题组织专题宣传,及时发布行动安排、活动预告和服务成效,推广一批毕业生自强自立、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扩大行动参与度和影响力。行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并填写《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情况汇总表》(从http://www.job.mohrss.gov.cn/wdxz/index.jhtml下载),于2022年1月10日前报我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21年8月20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